2024 IEYI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暨臺灣選拔賽成績揭曉,林口康橋獲獎人數超越往年表現,共取得1金2銀6銅13佳作的亮眼好成績。IEYI作品皆基於解決問題的需求出發,構思可行的解決方法,與林口康橋的辦學理念不謀而合。自創校起,中小學部皆鼓勵學生重視解決問題導向、實作過程導向的學習歷程,於過往的IEYI競賽中皆獲得亮眼的成果。直至2024 IEYI大放異彩,小學部優秀直升中學部的七年級張安拓更以「Vaccines~未來疫起守護」榮獲繪圖組金牌獎殊榮,將代表台灣角逐國際舞台。
課間及假日跨中小學部課程
IEYI讓小發明家發揮對生活敏銳的洞察力與學習熱忱,並將其想像轉為實體的創新發明。其中「繪圖組」競賽主要是繪製對未來科技世界的想像,除了哥哥張安拓榮獲繪圖組金牌之外,六年級張安朗也以「未來防禦光球」作品榮獲銀獎。小學部孩子獲獎者眾多,教務處課研組長陳俊宏表示,賽後得獎作品皆安排展示於校內,讓全校師生也能欣賞作品,進一步了解其創意發明原理,激發同儕探索志趣。另外,不僅透過校園展覽分享,112學年的下學期更將學習版圖擴展至假日,成立假日的「發明展指導班」以提供孩子更豐富學習資源,其中包括小學資訊、自然科老師,和中學創客老師等跨學部師資。
中小學跨領域師資指導陪伴
林口康橋圍繞著未來教育發展趨勢,研發校訂專案實作導向(Project Based Learning)的自主學習模式,為培育創意發明人才,豐富的課程規劃為學生打造更多學習舞台,讓孩子從多元成功經驗中展露自信與勇氣。為落實探究式學習,小學部除了「康橋Time」讓學生發揮對生活的敏銳洞察力,跳脫既有的學習模式,提升學習熱忱之外,還有「康橋未來技能Kang Chiao Future Skills (KCFS)」,以全英文授課,透過引導疑問、創思、計畫、創造、改進與呈現,促使學生樂於從生活中發現問題,藉由STEAM跨域創意玩科學。
另外,在國中「機器人實作」社團江啟正指導老師鼓勵下,跨班別組隊參賽的七年級雙語班邱梓軒、以及留學班徐育恩組隊參加「發明組」比賽,成功以「霹靂燈教學輔具-中學生學習結構化程式設計的小幫手」作品拿下發明獎銅牌。由小學直升中學的育恩說:「我的參賽心得是英文和程式設計都很重要。」首次組隊參賽就獲獎,在會場中以流利的中英文向評審詳細解說自己的發明品,他表示自己獲得相當難得的參賽經驗。
結合4CS總體課程目標,培育終身學習者
在多元的特色課程中,孩子不僅能跨領域、學部和班別培養解決問題的思考力,這種自主決定、探究和省思的能力,和藉由競賽舞台自我挑戰、跨出國界,培育與世界接軌的視野及能力,是從教科書難以教導,卻是孩子迎向未來世界非常重要的核心素養。林口康橋緊扣WASC教育意涵以學習者為中心,全力培育具批判與創新力的思考者、具合作能力的學習者與領導者、有效的溝通者、具文化敏銳度的社會公民和具自我覺察力且獨立自主的學習者。以培養『未來在等待的人才』為使命,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原則下,目標讓學生適應外在世界巨大的變革,成為終身學習的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