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的學習環境有助學習品質與效率提升,而符合使用者需求,以使用者為主體的校園空間營造更能有效促生並維繫師生、同儕間的互動和聯繫,藉教學與學習場域的轉換及運用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元的學習生態系。2023年,林口康橋啟動參與式設計-校園角落大改造計畫,甄選五組學生團隊,分別針對校園中五處閒置的開放空間進行改造,並邀請專業設計團隊蒞臨指導,在全校師生的創想與投入下,共同打造出一座的溫馨自在的學習樂園。
為什麼要參與式設計?
「可以激盪出更多不同的想法!」、「因為我們是真正的使用者,可以創造一個我們真正會使用的空間。」參與式設計將使用者帶入設計流程,在設計工作坊中,孩子們逐漸從彼此的回答中釐清了設計方向與目標,同時認知到公共設計應優先以使用者需求及體驗為考量,從而提升空間實用性與使用率。歷時兩個月,學生從確立設計主題、採購布置到觀察師生使用樣態,期間嘗試羅列所有可能的使用者,並透過放樣及留言板中所蒐集到的意見逐步掌握使用者的需求與期待,最終完成角落改造,同心協力實現師生心目中的理想校園,其中的細節無不蘊藏巧思與創意。
師生攜手同參 復甦校園角落生機與活力
在設計團隊的努力及全校師生的投入下,校園改造大功告成!藝文館至中學樓四樓連廊繽紛的休閒區配色、互動留言牆及學習成果展示區,充分展現林口康橋學生活潑、多元的面貌;三樓端點舒適、溫馨的休閒平台,十分適合課餘時間在這裡倚著大片撒落的溫暖陽光閱讀、談心;二樓空橋,配合原有深灰色窗框工業風色調,特意挑選木質、竹編傢俱及綠色植物點綴增添恬適感,使原就寧靜敞亮空間更加自然舒適;環校道路草坪區是搭乘交通車的小學、中學生上放學的必經之路,除鬆軟的坐墊外,更以風鈴、壁貼等童趣裝飾增添趣味;而游泳池外空間則以海底動物圖像及清透的藍色系布置為冷清的空間加入了海洋清新涼爽的氛圍與意象。無數想法激盪與設計團隊的實踐行動,讓校園中的閒置角落再次恢復光彩與生機。
「我們希望能透過改變空間環境氛圍,進而讓人願意駐足!」十一年級的立安分享,設計過程中,不僅需考量使用者需求,帶入設計思考,還需考察原場地的氛圍與使用情況,使校園改造計畫成果更加完整、全面,但面對許多空間設計的第一次,仍使學生們遇到許多困難與阻礙,對此,負責小草坪改造的張容則補充,因為改造地點位於室外,除考量使用者需求及使用情境外,更需關注天氣晴雨因素下的選材與空間維護,使得改造難度大幅提升。成果分享會中,孩子們帶者滿滿的收穫與省思,緩緩道來改造過程中的心得感受,雖然首次的空間設計、採購與貨物調度等經歷都讓大家面臨不少挑戰,但彼此也都從團隊合作中明白了溝通的重要性,來自師長與同學的正向肯定與回饋更讓是讓設計團隊都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豐富學習生態系 加值自主學習力
在這些充滿師生思考、創造軌跡的一隅,或是教學,或是學習,或是短暫休憩,未來校園中對話蓬勃開展的多彩生活樣貌彷彿可以被清晰預見,孩子們精彩的自主學習成果更是展現了康橋學子的無限潛能。為持續創造自主學習及跨領域探索、發展機會,讓學習主導權回歸學習者,自112學年度起,林口康橋以提高課程安排效能、深化學生學習為目標啟動課時調整計劃,全面支持學生投入學術、多元興趣與學生自治團體發展,而校園參與式設計的精彩成果則開啟了林口康橋學習生態系的首部曲,自課程架構到校園環境,由內而外建構友善的學生支持系統,以培養具備學習力、思考力、領導力、表達力且樂於終生學習的世界公民,有了充分的時間與多元空間助力學習,相信孩子未來的成長與學習成果將更加豐富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