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愛在康橋」再度奏響 林口康橋2025藝文公演暖心登場

  在音符中學習,在舞台上綻放。康橋國際學校林口校區於5月25日再次以年度大型藝文公演「傳愛在康橋」為校園注入一股藝術的暖流。本次演出樂曲涵蓋古典、探戈、民謠與影視配樂等多元曲風,不僅為觀眾帶來豐富且動人心弦的音樂饗宴,更是一場融合教育理念、品格養成與美感啟發的學習實踐。

小學、中學樂團接力演出 展現音樂素養與團隊默契

  本次公演匯聚中小學六個樂團,總計271位師生接力登台,演出現場座無虛席,掌聲連綿不絕。感謝指揮姜智譯、蕭崇傑、陳啓禮老師等指揮帶領,演出內容從Piazzolla的《Libertango》、久石讓的《菊次郎的夏天》、動畫名曲《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到比才與莫札特的經典作品,曲目豐富、挑戰性十足,不僅考驗技巧,更展現學生們的音樂感受力與臨場表現。

學生故事:從興趣出發,學習不再只是責任

  對即將畢業的樂團首席林汶寘而言,這場演出意義非凡。是她在康橋六年樂團歷程的最後一站,也是情感最濃烈的一次。汶寘在高一暑訓時考上首席。「首席不只是音樂技巧的展現,更是溝通、協調與領導的角色。除了帶領弦樂部門,也要擔任指揮與團員之間的橋樑,凝聚整體音樂表現。」雖然在高三同時面對考試、申請大學與樂團團練事有些許時間壓力,但透過時間管理與師長家人的鼓勵,她逐步找回步調,「加入樂團讓我學到最多的,是如何在壓力下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這些經驗會一直陪我走下去。」

  另一位同為12年級的團員陳宥均,是樂團第一小提琴的重要戰將。她自小學三年級參與管樂團,六年級轉入康橋後加入弦樂團,並一路堅持至今,並於今年順利錄取日本頂尖學府京都大學。對她而言,音樂是一份自發選擇的熱情。「我選擇將拉琴當作是一種放鬆,而非壓力來源,這反而能讓我在繁忙的課業中兼顧興趣。心態是關鍵,只要保持正確心態,除了讀書,也能在音樂及其他領域要求自己。」而她也期許自己在大學階段能繼續參加樂團,把這份熱情延續下去。

正直、關懷、探索與恆毅力,奏出青春的旋律

  學生們不僅展現了音樂實力,更體現了林口康橋教育所重視的品格與態度。在演出開場時,簡菲莉總校長向學生們表達期許與肯定。她提到,站上舞台的每一位學生,都是以正直的態度誠實面對每一次練習,以關懷的心彼此協作,讓音樂成為團隊之間溝通的語言。更可貴的是,孩子們勇於探索各種曲風與表現方式,讓整場音樂會充滿創意與驚喜。在長時間的排練過程中,學生們展現出不畏困難、堅持到底的恆毅力,最終用汗水與熱愛編織出屬於他們的美好回憶。簡校長也期勉每一位孩子,將從音樂中累積的自信與品格,帶往未來更遠的旅程,繼續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樂章。

教育×藝術:培育全人的開始

  林口康橋國際學校致力於「適性揚才」的教學方針,強調讓每一位學生在自己所熱愛的領域中發光。從小學部豐富的課間社團與課後課程、到中學部的「一人一才藝」、自主學習時間,再到每年舉辦的藝文公演與樂器能力評鑑,林口康橋不僅提供學生多元發展的空間,更以藝術作為橋樑,培養學生的自律、團隊精神與美感素養,真正落實全人教育。

  延續2025年初於中山堂舉辦的公益音樂會,「傳愛在康橋」不只是校內成果發表,更展現林口康橋致力於藝術教育與社會責任並行的理念。今年中學部管弦樂團再度蟬聯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全國特優」,小學部亦榮獲全國「優等」佳績。這些榮耀背後,是日復一日的堅持、師生間的引導與陪伴,以及校方對藝文教育的深耕。

  從年初中山堂的國家級殿堂,到如今校園演藝廳的熟悉燈光,「傳愛在康橋」所承載的,從來不只是技巧的磨練與掌聲的獲得,更是一場場關於堅持、自律與成長的教育實踐。每一次登台都是學習的延伸,每一道旋律,都是學生用努力換來的自信與紀律。林口康橋始終相信,藝術教育的價值,不只在於成果的展演,更在於那些日積月累的過程中,悄悄雕塑出的心靈、品格與人生態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zh_TWChinese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