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興趣成為專業 倪昕瑜前進雪梨大學

  就讀康橋林口校區倪昕瑜同學在今年升學放榜結果中,如願錄取理想學校,從小喜愛畫畫的她,即將進入澳洲最佳前三名大學之一的雪梨大學就讀互動設計學系(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 Bachelor of Design),申請大學階段,留學暨語言中心(CCLC)提供豐富的澳洲留學資訊,讓她獲益良多。在康橋鼓勵學生多元發展的風氣下,興趣廣泛的昕瑜更創立社團,將一種從演唱會應援文化發展而來的舞蹈傳入校園。

從愛畫畫到讀設計

  「很久以前我就決定要讀設計,真的是很久以前,一直以來都沒有變過。」對於昕瑜來說,念設計這件事情一直是她的目標。從小喜歡徒手拿筆畫圖的她,演變成習慣用電腦繪圖,之後慢慢自學影像處理軟體,逐漸在設計這一塊摸索出自己有興趣的部分。她解釋何謂「互動設計學系(Interaction Design)」?她舉例所學的其中一部分包含互動介面設計(UI)及使用者經驗設計(UX),讓網頁使用者有良好的使用體驗。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iOS14的新功能「子母畫面」方便用戶多工處理,在切換 App時能同時繼續以小視窗的畫面播放影片。昕瑜分享申請大學的時候,因為有實際參訪過雪梨大學,非常嚮往當地的環境,她一開始就鎖定紐澳相關大學,並在CCLC老師的輔導下,順利申請上理想的科系,也得知了更多澳洲留學生活的資訊。

從臺商學校到國際學校

  因為父母的工作關係,昕瑜就讀臺商學校,直至九年級才轉入康橋國際學校林口校區留學班就讀,臺商學校依循著臺灣的教育體制,像是一般公立學校的上課方式,她坦言「九年級的時候讀書很吃力,因為教科書全都是英文。」剛接觸留學班的全英文、活潑的學習模式確實需要花一些時間適應。

  而康橋十年級的菁英活動是單車環臺,今年出發的學生不只十年級,還包含了前年因疫情無法順利啟程的十二年級學生。採訪時,十二年級的昕瑜才剛結束為期10天的單車環臺,「騎腳踏車就是一直靠著自己的力量往前,對我來說,它是一件會讓我變堅強的事情。」她回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有一段路程特別辛苦,下雨、逆風又上坡,快騎不動時,有位同學騎到她前方幫忙擋風,後面還傳來同學的加油聲,這讓她感動到直接哭了出來,昕瑜笑著分享「單車環臺一定要參加啊!」

  除了菁英活動,昕瑜也積極參與其他活動,像是學生會及自主創立社團,她與另外一位同樣從臺商學校轉來的朋友,共同創立WOTA(螢光棒舞蹈)社。螢光棒舞蹈是他們在前一所學校發展的興趣,兩人延續興趣,將這種在中國盛行、源自於日本的舞蹈文化傳入校園,也在大大小小的校園舞臺上秀出精彩的表演。除了WOTA以外,昕瑜也喜歡攝影、彈吉他,參加音樂活動,在多元的活動下,昕瑜還是能維持課內外平衡,並朝著目標前進「按部就班把事情一步步做好,不要讓拖延症壞了事。」她秉持著這樣的信念鼓勵自己。期許昕瑜在未來能保持多元的興趣,才華洋溢的她在熱愛的領域上定能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Cynthia Ni has been accepted into her desired university after receiving her admission results this year. Having had a passion for drawing since a young age, she will be studying for a Bachelor of Design in Interaction Design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one of the top three universities in Australia. During her university application process, she benefited greatly from the abundant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CCLC on studying abroad in Australia.

en_USEnglish
Scroll to Top